技术文章

Technical articles

当前位置:首页技术文章载胰岛素白及多糖可溶性微针机械强度测定

载胰岛素白及多糖可溶性微针机械强度测定

更新时间:2025-03-04点击次数:120

多肽类大分子药物胰岛素(insulin,INS),常通过sc 给药,生物半衰期短,需低温冷链运输和贮存,严重影响了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与便捷性。尽管如此,由于缺乏替代的药物及给药方式,sc 胰岛素仍然是治疗1 型和2 型中晚期糖尿病的治疗途径。胰岛素透皮递送是一种有潜力的给药方式,相对于sc,透皮递送可极大改善患者的依从性。然而,皮肤角质层屏障使大分子药物难以透皮吸收。随着微制造技术的进步,微针这种可打破角质层障碍、可自我服务、无痛、缓释的透皮给药方式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。其中,可溶性微针(flexiblepatches,DMNs)介导的多肽类大分子药物透皮递送技术,以其低成本、单剂量、易于给药、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、改善热稳定性、简化药物运输贮存和医疗废物处理等优势,有望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。

白及多糖(Bletilla striata polysaccharide,BSP)是从兰科白及属植物白及B. striata (Thund.) Reichb.f.块茎中提取的一种天然可溶性葡甘露聚糖材料,广泛用于药物制造黏合剂、成膜材料、凝胶和伤口敷料等。目前,已证明白及多糖具有促进伤口愈合和止血的作用,还具有抗炎、抗氧化和抗菌活性。因此,白及多糖可能有助于恢复因微针插入引起的微创伤,如防止细菌感染和减轻炎症。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工作已制备了以白及多糖为基质的DMNs,其易于制造,针体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,皮肤刺入性能较好。然而白及多糖作为微针背衬材料,缺乏理想的柔韧性,容易断裂且与皮肤贴合度欠佳。由于皮肤的弹性,微针需要足够的机械强度才能穿透角质层,背衬则需要足够的柔韧性与皮肤紧密贴合,以利于药物的成功递送。拟采用微模塑法制备包载胰岛素的白及多糖可溶性微针柔性贴片(INS-DMNs),以白及多糖为针体材料,聚乙烯醇为背衬材料,通过工艺优化,制备具有良好柔韧性背衬与刺入性能的可溶性微针,并考察其理化性能和初步药效学,为白及多糖制备的DMNs 应用奠定基础。


1、微针机械强度测定

仪器:上海腾拔质构仪(TBUTA-23/Universal TA)

探头:圆柱形探头

载胰岛素白及多糖可溶性微针机械强度测定

将可溶性微针样品放于圆柱形探头的正下方,测试条件如下:

测试模式:压缩

测试速度:0.1mm/s

目标模式:距离 800微米


可以用于测定可溶性微针的机械强度和弹性模量。




服务热线

021-54397372

15618141270

15300622190

添加微信

返回顶部